诗词散文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职工文苑
榆通公司:在重温中寻觅幸福的归途
作者:祁伟        发布时间:2024-04-23        点击率:137        分享到:
语音播放:

近期,再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折服于它的精致,总觉得随身携带的宠幸才对得起它的淡雅与乖巧。

书中百分之八十的内容是杨绛有条不紊地唠着家常,无主无骨、絮絮叨叨,与世间家庭无异。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区别,便是优良的家风与家境,而这一“优”足以冲淡人间烟火的大半颜色。虽有“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的诗句,但他们却依旧在鸡鸭、鱼虾、蔬菜中以冒险的心态求趣,亦可在不同红茶中取其香、苦、色,在满足口感的过程中找乐,这些我们种种的不屑,却是他们乐此不疲的满足与快乐。

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情感能让一对人在终究老去的时候,依旧可以一人握推,一人持剪,相互理发,好让彼此更精致。我一遍遍看着所有的插图,始终找不出任何浓情蜜意,也寻不出彼此眼中的激情澎湃,在他们从容的微笑中,我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相敬如宾的唯美,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优雅,“敬”得有距离,“敬”得有粘度。

她包容着爱人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右脚,拿筷子一把抓的孩子气;纵容着爱人打翻墨水瓶,砸坏灯,弄坏门轴的笨拙;她为自己精心将女儿喂养成胖胖壮壮的瓷娃娃而开心,也因二十多天坐船让孩子变得瘦弱而深恨自己的疏忽。在她眼中一切皆是美好,她满足于三人各自工作,各不相扰,虽一同经历家乡沦陷、下放等,却始终未打破这份感情的平衡,“他们仨”在动荡的年代、艰难的岁月中虽遭厄运戏弄,却坚信相守胜于别离,因而发愿: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书末写道:“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一位老人半弓着腰背,倚扶石栏,望着随波摇曳荡漾的小船自然地渐渐地远去,夕阳的余晖斜铺江面,虽未折射出过多光彩的颜色,但是满江的橙红色足以温暖她的眼、她的心、她身体的每一处。

读着读着,我的内心不由生出些许歉意,为起初对《我们仨》无趣无味的错识。我们时常厌倦自己生活的无趣,然而转身欣赏和偏爱的又何尝不是别人的平淡,我们缺少的从来都不是爱,而是相守的耐心和甘愿清淡相伴的执着。我们为自己注入了太多欲望,却仍理直气壮地要求他人的迎合、认同甚至臣服……

《我们仨》,让更多人知道如何更好地爱与被爱;一份平淡,真切地让我们体会到懂得与珍惜便是幸福。

微信图片_202404231545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