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抖音上刷到露天电影的照片,农村的空地上,只有几位老人在银幕下席地而坐。这张照片,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30多年前。
小时候农村老家,文化生活匮乏,最大的娱乐方式就是追着去本村或者邻村放电影,爷爷总是骑着那台二八大杠,带着我赶场,只要有红白喜事一定有我最喜欢的电影和炸油糕,白天听村里的小伙伴说某某村有人娶媳妇他听到炮声了,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去告诉奶奶说今晚要去某某村看电影,然后就是在村口等爷爷回家,当看到爷爷骑着二八大杠的佝偻身型出现的我,总是激动的大喊大叫,小手拉着爷爷粗糙龟裂的手,迫不及待的冲回家中,狼吞虎咽的吃完饭,就缠着爷爷要马上出发,爷爷饭后总要蹲在大门口抽一支烟,劣质的烟草发出阵阵的刺鼻味道,他用熏的发黄的手指摸着我的头,安抚我,天还没黑咧,再等等。
天刚一擦黑,就出发了,然而刚一到就挤满了来看电影的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有站在架子车上的,有骑在长辈头上的,有的胆大的,甚至爬上墙头或坐在树上,但是我来看电影还有第二个目的,就是吃顿好吃的,无论是否在家吃过饭,我都要喝一碗醪糟,吃上两个炸油糕,吃饱喝足后,拿上半页报纸,或者干脆席地而坐,每当屏幕上亮起字幕,总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随着人群欢呼雀跃一阵子。
那时候的电影也不多,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地道战》《闪闪红星》等一些战争题材的影片,也有《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和红色经典影片,虽然总是重复的看,但是每次都能看得热血沸腾,激动不已,看到高兴也会随着大人们一起欢呼起来,电影里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还有那些经典的台词,深深的映在脑海里,英雄人物更是成为我们模仿的榜样,白天和村里的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总是角色扮演,但是我因为小时候比较木讷,小伙伴也总让我演地主或者日本鬼子,总也演不成潘东子和嘎子,现在回想起也是记忆犹新。
电影散场后,往往就是深夜了,和爷爷一起回家,奶奶也总是在家门口的老槐树下等着我,无论是冰霜雨雪,亦或是酷暑与严寒,她就守在那里,等我回来,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总是记得,她一个人站在那里,就那么站在黑暗中为我指明家的方向。
三十年过去了,家门口的老槐树被伐掉了,听小叔说是修路的时候伐了,家里的老屋也拆掉了,爷爷奶奶住进了市里,现在电影技术已超越那时不知多少倍,万达影城也更豪华,门口也有更多的美食,但我却再没有寻觅到以前看电影的感觉,前几天奶奶也去世了,和家门口的老槐树一起离开了我的世界,但我的记忆中确深深的映刻着黑暗中那个守在老槐树下等着我和爷爷回家的身影,她一直就在那里,从未离开。